薛敬抬头看了一眼徐延宗,不急不缓地说道。
“江阴卫水师营负责从松江府长江口,到镇江府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的江防。江南各大世家,只要府上有船走这段水面,都会跟江阴卫打交道,在里面有自己的人手。只是现今这世道,官和匪,说不清楚啊。”
徐延宗眼睛一亮,想不到自己表舅长得这么帅,心思却如此歹毒——果真是长得貌美之人,都是蛇蝎心肠。
“舅舅,你的意思是通过于守备的关系,找到江匪...或者海盗?”
薛敬搽拭好了眼镜,理了理两边的绳子,小心地系回左右耳朵上,再把架在鼻梁上的镜框扶正。
“五爷,我只是个生意人,背弃圣贤教诲,操起商贾贱业,不懂得谋国大事,只会说些生意场上的事。”
说到这里,薛敬盯着徐延宗,一字一顿地说道:“既然下定决心要押注做了这笔买卖,就要舍得投入。大手笔投入才会有丰厚回报!”
徐延宗迟疑不决,想了许久,才迟疑地说道:“好,到了江阴卫,舅舅你帮我联系于守备。”
“五爷,干这样的大事,我同于守备的个人交情是不顶事。我们有顾虑,他也有顾虑,需要更高的人出来背书。”
薛敬劝道。
徐延宗不敢对视他的眼睛,转头看着窗外的长江水。
“此事,不牵涉到魏国公府的为好。”说完,他又连忙补充了一句,“也千万不要告诉胡宗渊。”
“好的五爷。”薛敬一脸无所谓,顺口应了下来。
转头也看向窗外长江水,浑黄的长江水浩渺无边。北岸的陆地在缥缈的水气间,隐约难现。船只挂着帆,近如疾马,远如飞鸟,在水面上奔掠不息。
许久薛敬才感叹道:“这真是一条大江,里面流淌的都是钱财富贵啊。”
在官船上,朱见深正在跟王恕、马文升、刘健、李东阳等人讨论龙潭造船厂见闻。
“宝船,国之重器,跟随三宝太监纵横七海,而今被束之高阁,真是让人扼腕叹息啊。”马文升说道。
“是啊,宝船不仅图纸满是尘土,就连龙潭造船厂,都已经无法再造出来了。”张杰说道。
“或许造不出,是因为此船性价比不高,没人愿意订造,久而久之就失传了。宝船虽然又大又坚固,但是航速缓慢,操控所需人手数量又无比庞大,不划算。”谭纯说道。
“我觉得三宝太监七下西洋,耗费巨大,于国于民毫无益处,停掉是件大好事。”刘健说道。
“我觉得这是因为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寻访连通海外诸地,没有建立起互通有无,往来贸易的局面。”
这是李东阳故作老气横秋在说话。
王恕看了他一眼,“互通有无,往来贸易?那也得看海外诸国有没有值得贸易互通的东西。”
“我天朝物华天宝,应有尽有。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在海外如同珍宝,供不应求。海外诸国有什么?富足的地方无非是一些香料、宝石、珊瑚等。贫瘠的地方,只能拼凑一些麒麟、青鸾等珍禽异兽来凑数。于国于民,毫无益补。如何互通有无,往来贸易?”
李东阳被反驳后,自然而然地把目光转向一直在默默倾听的朱见深。
王恕等人也不约而同地转向朱见深,等待他的发言。
“其实是他们没有找对方法。商机就跟战机一样,不会摆在那里,等着你上门摘采,需要你去寻找和发现。”
在众人期盼下,朱见深缓缓开口。
“比如说,安南暹罗等国产稻米,可以在那里扶植几家酿酒厂,利用当地的稻米,酿出米酒,直接海运到北直隶,再蒸馏成烈酒,贩卖漠南漠北和东北等苦寒之地,可获厚利。”
“又比如,吕宋、婆罗等国多种甘蔗,可在当地开办制糖厂,初炼粗糖,运回广州、杭州,再精炼出霜糖,贩运各地,可获厚利。”
“再比如,天竺南部气候适宜,可大规模种植棉花。摘采收购后,海运至松江府,纺纱织布,再贩运各地,可获厚利。”
朱见深仿佛是胸有乾坤,种种贸易信口就来。众人听得目瞪口呆,仔细一想,又觉得有几分道理。
他们只是不大明白,难道天下万物,都藏在殿下的心里,随时可以拿出来。
“海外诸地,地底下肯定埋有矿藏。可与土人多方打听,收集讯息,再派遣精通地理勘察之人,四处勘查,找出矿脉来。征雇当地人开山挖矿,就地冶炼。说不定还能形成一个多边循环贸易。”
“多边贸易?”王恕郑重地问道,“还请殿下指明。”
“比如在吕宋某岛找到巨大的铜矿,在安南某地找到煤矿,都与当地土人首领合作,征募附近土人挖矿。于是大明商人可以从松江府载上大量棉布、丝绸,南下安南,换取煤炭和稻米,以及蔗糖等生活物资。”
“再运至吕宋岛,米糖茶供给挖矿土人所需。用煤炭冶炼铜矿石,粗练出铜锭金锭银锭——铜矿石一般都伴生有金银。然后运至广州,精炼成精铜和十足金银。精铜或制成青铜炮,装备海船。或与金银海运北直隶,制成官制钱银。”
“再从广州换得瓷器、丝绸、茶叶,南下天竺,换取棉花、铁矿石,运回松江。此乃多边贸易,交易一回,获利一回,多边贸易跑一圈下来,厚利不知几何。”
众人眼睛都听得闪闪发光。是啊,按照此法,真能要赚它个金山银海!
朱见深继续说道:“松江、安南、吕宋、广州、天竺,这些地方被贸易连成一张网,一荣皆荣。最后,纳四海之货以富大明。这才是大明海船纵横七海的根本所在。”
“纳四海之货以富大明!”王恕、马文升、刘健等人嘴里忍不住喃喃地念了起来。
不管他们心里同不同意这一“舍本重商”的设想,但是在这一刻,他们都被朱见深描绘的这一前景所打动,充满了憧憬。
朱见深推开窗户,指着滚滚长江水,感叹地说道:“这条大江,是大明的主经脉,流淌着不仅是财富,更是大明千秋万世的勃勃生机。它连通大海,那里无边无际,凶险莫测,却蕴藏着无尽的财富!”
小说推荐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17世纪欧洲的船队在世界各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时,遥远的远东地区,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响起,一车车煤炭运往工厂,无数的工业产品向各地倾销,线列步兵整装待发,冰冷的大炮发出怒吼…这是一个铁与血的时代。
- 玄奇大汉校尉连载
- 最新章:完本感想以及推新书
- 大明的工业革命
- 数理化三料博士回到了崇祯时期 距离大明灭亡只要十几年了 蒸汽机、珍妮纺织机、蒸汽机船、后装线膛枪 一场工业革命在大明一步步开展 ps:作者是工科硕士 ps:日常五更~七更,爆发十更 催更群:914470008
- 历史科创板连载
- 最新章:404404404
- 从明朝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 21世纪有为青年,携文库穿越明朝朱棣,开启工业革命 穿越古代,不搞什么权谋斗争、尔虞我诈,大好的振兴民族的机会,总是搞些蝇营狗苟岂不浪费 手握兵权,你就是所有官员的爸爸;手中有粮,你就是所有人民的爸爸,所以我为什么要跟你尔虞我诈 不服就去死,难道它不香吗 别人穿越,为什么都要从蒸汽机开始?我直接上发
- 历史光滑曲线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章 琐事
- 我在大明改革
- 穿越过来以后,才发现这里,不是正经的大明
- 历史留影人连载
- 最新章:第八十九章:螺姒族?
- 改革大明之路
- 皇帝老儿,爱谁做谁做 文臣武将,爱谁当谁当 王朝名称,明如何?清又如何 秦睿只想把大明的基本盘做大,让百姓食有鸡鸭鱼肉,衣有棉麻丝革,行有车马,住有广厦,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治 带着一暖棚的种苗,秦睿穿越到大明,看看他如何带着大明,走上改革之路
- 历史悠悠一剑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终局
- 大革明朝
- 当个皇帝,被文官士族、武勋贵门一同认为是谋反是什么样的感受?朱厚照站在紫禁城的城墙之上,看着外面跪着的乌泱泱的一大群大臣,心中百感交集。如今虽然称的上是盛世,但是这也是大明最后的辉煌,繁杂内斗、奢靡生活、诸国来朝…他们又怎么会知道百年之后一切都将被风雪覆盖。曾经的历史,错过了的大航海和工业发展时代,
- 玄奇承冕连载
- 最新章:35
- 革鼎大明
- 乱世不欲为釜中骨,便提三尺剑。革天命,定鼎神州。不负来时路
- 玄奇林半峰连载
- 最新章:第045章 第一堂课
- 大明:让你搞钱,你搞出工业革命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明:让你搞钱,你搞出工业革命】永乐八年,朱棣北征。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监国太子朱高炽因钱困扰。此时,明成祖朱棣第四子朱高禅曰:搞钱我会啊!先搞农业,在搞贸易、最后修铁路,造工厂!开启工业革命*臣无语,不知道四皇子发的什么疯,说的都是些什么风言风语!监国太子道:你爱咋搞咋搞
- 玄奇超级伊丽鲨白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六章:镇安府之战!
- 1768戊子革命
- 乾隆三十三年,康乾盛世的巅峰 这一年,乾隆启用傅恒经略西南,用兵缅甸 这一年,两淮盐引案爆发,江南官场震动 这一年,东南七省惊现妖术,人心浮动 这一年,蛰伏在郧阳的白莲教已经蠢蠢欲动 这一年,同样是泗州朱朝先起兵反清的一年“满虏占我中原已有百年,狗皇帝好大喜功残暴无德,我自是明太祖后裔,今番祭告天地
- 历史0号机甲连载
- 最新章:完结了
《革明天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奇,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革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