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心存偏见。朝廷刚刚也实行了新税法,减轻普通百姓的负担,向富人增税,如何就在你眼里如此不堪呢?”卢象升不依不饶。
“朝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实际结果呢?比以前更严重了。”鲁若麟气愤的说道。
“怎么说?”卢象升刚回来,还不怎么了解下面的情况。
“据我们了解,凡是朝廷征税的地方,绝大部分富人依然没有交税,或者说只是交了很少一部分意思了一下。绝大部分的税金都压在普通百姓身上,而且比往年还要重。”鲁若麟无奈的说道。
“朝廷不是派人下州府监督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卢象升对鲁若麟的人品还是比较相信的,知道他不会胡乱造谣。
“朝廷派下去的人或许还不错,但是真正办事的人还是那些底层官员和小吏们。他们可不会讲什么大道理,怎么捞钱怎么来,哪里会管朝廷的死活。这些人联起手来,糊弄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田间地头的官员很难吗?所以我才说整个朝廷已经从根子上烂透了,救不回来了。”鲁若麟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卢象升也是做过地方官的,自然知道地方势力勾结起来,朝廷的监督官派过去也没用,更有可能被拉下水同流合污。
所以他知道鲁若麟说的**不离十,也无法反驳。
朝廷就是这样一点点被那些人玩死的,而且是积重难返,不是谁可以轻易改变现状的。
“你说要不破不立,你准备怎么破?重建新朝吗?”卢象升马上换了一个话题,而且更加敏感。
“卢阁老以为呢?”鲁若麟才不会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谋朝篡位,必留千古骂名。司马代魏,前车可鉴。”卢象升一脸正气的劝说道。
“隋文帝、唐高祖、宋太祖一样是代前朝而立,却为后世所传颂,为何?因为他们结束乱世为天下百姓带来安宁与繁荣,并光大我汉家王朝。司马氏?一群无能之辈让汉人的脸都丢尽了,自然要遗臭万年。”鲁若麟举了几个正面例子反驳道。
“你本为大明臣子,却行不臣之举,不怕人戳你脊梁骨吗?”卢象升冷言道。
“戳脊梁骨?你是说内阁的钱阁老,还有众多尸位素餐的官员吗?据我所知,他们在百姓中的风评可不好。而我们安**恰恰相反,百姓很爱戴我们,恨不得我们马上取代那些朝廷的官员。”鲁若麟偷换概念的回答道。
“兴汉,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卢象升黑着脸说道。
“骂就骂吧,只要能让天下早日太平,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我自己的那点名声算得了什么。”鲁若麟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越是大人物越在意历史评价,但是鲁若麟没有这样的心理负担。
何况他相信,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历史对他的评价绝对不会差。
“有皇上和朝廷领导,再加上你忠心辅佐,天下一样可以恢复太平。我看你完全是自己私心作祟,想要自己做皇帝!”卢象升这个时候也不再嘴下留情了。
“还是那句话,理念不合,大家玩不来。这天下已经被他们玩坏了,还要我去帮他们收拾烂摊子再让他们继续折腾,想什么美事呢。”鲁若麟讽刺道。
“你想要和天下读书人决裂吗?没有读书人你怎么治理天下?”卢象升警告道。
“读书人当然要,不过不是你们想的那些读书人。只会读孔孟,不会干实事的读书人,学问再好,我也不要。”鲁若麟摇摇头。
“你要与名教为敌?”卢象升心中一惊。
“我认可孔夫子和孟子的言论,但是不认为他们是治理国家的唯一学问,我要的是实干的学文,而不是满口孔孟文章却不知道民间疾苦的虚伪之人。”鲁若麟毫不掩饰对朝廷百官的鄙视。
“没有高尚的品德和个人修养,如何放心让他们治理国家?”卢象升严重不认同鲁若麟的理念。
“把孔孟之书读好就是高洁之士?”
“没错。”
“那朝中百官孔孟之道肯定是精通了,否则也中不了进士。”
“那当然。”
“那你觉得朝中百官是不是都是道德修养高洁之士?”
“这个”
“好吧,我们就当他们都是品德高尚之人,那么他们治理国家的结果你满意吗?”
“”
“你看,你也觉得不好是吧。可见读了孔孟之道不一定就都是品德高尚之辈,品德高尚之人又不一定能够治理好国家。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学习孔孟之道不一定就可以治理好国家?”
“你这是强词夺理,我华夏几千年来一直以孔孟之道治国,方才源远流长、繁衍至今。不以孔孟之道治国,必将天下大乱。”
“华夏大一统确实有孔孟之道的作用在其中,但是华夏三百年一轮回,独尊孔孟,排斥其他学说也是一大原因。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孔孟之道中好的,我要继续用,坏的我要摒弃。其他学说也一样,只要是能够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管什么学说,我都可以用。独尊孔孟,不过是开启又一个历史轮回罢了,兼容并蓄才是革新之道。”
卢象升像是第一次认识鲁若麟一样,他知道鲁若麟比较另类,但是没有想到鲁若麟居然想将儒教连根拔除。
这不由得让他想到了五代十国,那个武夫当权,文人士大夫活得像狗一样的日子。
“读书人纵有再多不是,也总比武夫当国、生灵涂炭的好!”卢象升恨恨的说道。
“这个请卢阁老放心,一家独大于国不利,齐头并进才是安稳之道。”鲁若麟有点不耐烦了。
卢象升也有些看出来了,决定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卢象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出了此行的主要目的:“安**护卫皇宫不过是权宜之计,如今局势安宁,安**也应该从皇宫撤出来了。”
小说推荐
- 兴元之大宋科技兴国
- 每读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心中无限怒火!每读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心中无限遗憾!每读到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胸中热血沸腾,恨不得肋生双翅,一展满腔热血!窝囊的培训教师范泽意外回到南宋初年,面对残破不堪的河山,流离失所的难民,一穷二白的军队,支离
- 玄奇独行的班马连载
- 最新章:第二十一章 偷菜
- 明末昏君?我乃中兴之主!
- 朱由校已经死了,但是他又活了!可那边的五弟信王朱由检已经开始要登基,正准备接过他的皇位!这边他死得还扑朔迷离,谁也不知道那些正人君子,还会不会借着这个机会摁住他的棺材板!关外的建奴磨刀霍霍,也想享受一下这中原大好河山!关内的叛军流贼,也正想尝试一下当皇帝的滋味!穿都穿过来了,还刚好是个皇帝,朱由校怎
- 玄奇牛角的二师兄连载
- 最新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结局(下)
- 三国之蜀汉中兴
- 三国鼎立之后,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如果关羽被救了,会是怎样的结局?穿越到乱世的刘封还不太习惯地趴伏在奔驰的战马上,星夜赶往麦城!
- 玄奇寒塘鸦影连载
- 最新章:第2414章 番外23 都付笑谈中
- 三国之兴汉封神
- 诸葛亮黑化,修炼禁术唤醒前世记忆,摆出上古大阵!张鲁进入天师道秘境练成法术,召唤鬼卒出战…结束三国乱世之路如此艰难(欢迎来给你心目中最喜欢的三国人物封神,感谢你的收藏和所投下的每一张推荐票、月票,感谢你的订阅和任何形式的支持)
- 历史吴僧连载
- 最新章:第五十六章 和亲
- 三国之禅兴大汉
- 【A级签约作品:三国之禅兴大汉】刘灿一觉醒来,穿越成了蜀汉太子刘禅。成为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无道昏君,还是三兴大汉,只在刘灿一念之间(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军事快跑皮皮虾连载
- 最新章:出使东吴
- 三国之兴强汉
- 我刘滂来了,三国还能有吗
- 玄奇恼言子连载
- 最新章:第0211章 臭骂
- 三国之献帝兴汉
- 建安三年小霸王受吴侯之封,得讨逆之名未全有江东。刘玄德困许昌之内,空仁义之名而不得一地。曹孟德破绣于安内,挟大胜之势征吕布于徐。衣带诏隐而未发,帝国最后一点元气尚在,汉天子刘协做了一个望断千古的长梦。醒来后,他东救吕布,内安曹操,北破袁绍,南征孙策,西降马韩,至此东汉末年,再无三国
- 玄奇花枝爱听九万字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八章 三郡
- 蜀汉之我是关兴
-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前夕,粮草失火,关兴中毒昏迷…醒来的关兴,拥有了第二个灵魂,拥有了后世的记忆。于禁、庞德已经到了襄樊,糜芳、傅士仁即将叛变,吕蒙、陆逊就要来偷家,刘封、孟达各怀鬼胎,自己的老爹,关兴当然要救。这一世,关兴很忙!这一世,蜀汉很强
- 玄奇羊三泰连载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明末中兴大帝
- 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这是大明王朝的辉煌。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大明王朝的悲壮。穿越到崇祯十七年皇太子朱慈烺身上,面对即将颠覆的大明王朝,该要如何面对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安稳如泰山,运筹帷幄志 一朝惊雷动,江山入战图 蓦然再回首,四海皆归服
- 历史风中的失落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三十章 定力(3)
《明末之兴汉》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明末之兴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