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呆了两天,萧谨一行人继续往南京前进。从苏州到南京,一路上基本都是平地,沿途村镇众多,到南京近郊时,村镇更是连成一片,来往的行人和商队络绎不绝。
“萧师父,从苏州到南京这一带真是繁华啊!”郑森转过头跟骑行在他旁边的萧谨说道。
“南直隶苏州府、常州府、松江府、镇江府和应天府这五府基本全是平原,从西往东有长江贯通,南北有京杭大运河贯通,五府里还有太湖这一个大湖,又靠近海边,地理条件非常好,想不繁华都难。南直隶这五府跟浙江的杭州府、嘉兴府和湖州府就是我们俗称的江南。当然,这个俗称江南的范围是比较狭义的,广义的江南包括南直、浙江和江西三个省。”萧谨一字一句地说道,他说得比较慢,生怕郑森听不清楚。
“原来是这样,难怪江南会被称为鱼米之乡。难怪父亲说江南是大明最重要的财斌之地,原来南直隶这五府和浙江三府地理条件这么好。”郑森恍然大悟道,他终于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了,亲自来实地走一趟,胜过他在家读十年书啊!
“萧师父,我大明像江南八府这样好的地方还有多少个啊?”郑森好奇地问萧谨道。
“还有三个,湖广省的江汉平原、四川的成都平原和陕西的关中平原,这三个地方的平原面积也相当大,跟江南八府一样,村镇众多,人口非常稠密。”萧谨看向郑森,说道。
“哦,弟子明白了。”郑森恭敬地说道,他非常感激萧师父的良苦用心,为了让他成材,萧师父真是煞费苦心,他觉得这次远行收获很大。
“对了,萧师父,我记得你曾跟我说过,我们大明最大的平原是黄淮大平原,它横跨北直隶、山东、河南和南直隶四省,你说这黄淮大平原到底有多大去啊?”郑森想了一下,突然问道,他难以想像黄淮大平面积有多大,竟然横跨四个省,这江南八府横跨两个省,他骑马走了六天还没走完呢,横跨四个省什么概念。
“黄淮大平原非常的大,是其它四个大平原加起来面积的两倍还有多。”萧谨想了一下,说道。
“竟然这么大。”郑森听得眼睛瞪得直大,这黄淮大平原大的程度已经超出了他的想像。
“黄淮大平原是大明最核心的地盘,它一面临海、北面是燕山山脉、西面是太行山山脉,就像一个核桃一样,外面是壳,里面是肉。”萧谨说道:“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北侧大概的位置就是当年的宋朝一直想要收复的幽云十六州,当年宋朝之所以会被金军突袭拿下首都开封,就是因为幽云十六州不在北宋手里,身处黄淮大平原的开封一马平川,没有了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北侧山脉的保护,只有一条比较窄的黄河作为天险,根本不顶用。”
“难怪宋朝要在开封保持百万大军,原来是无天险可持,只有集中重兵防御了。”郑森终于明白了宋朝干嘛要常年保持百万禁军了,一方面是压制地方割据势力,一方面是首都无险可守,只有集中重兵来防卫。
萧谨和郑森聊了几句,队伍已经走到离南京外城城门不远处,萧谨看过去,只见城门上写着“夹岗门”三个大字,城门两边各自站着六名穿着红色棉甲的士兵。
南京外城的城墙不算矮了,萧谨估计六米高这样,比苏州城的城墙矮一点而已,有足够兵力防守的话,想攻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守城士兵看到萧谨一行人几乎人人挂着腰刀,一点都不惊讶,现在盗贼遍地都是,商队出行,护卫没有不带武器的,四名士兵上来例行检查了一下马车上的货物,没发现什么问题,就放行了。
萧谨一行人穿过外城城门,骑行了八里多,看到了不远处南京高大雄伟的内城,城墙看上去五丈都有了吧,城墙上城楼、角楼、敌台楼更是一座连着一座,这样的城池看着都让人害怕,别说要攻城了。
“这城墙好高啊!”郑森惊叹道,这是他第一次看见这么雄伟的城墙。
“南京的城墙可是大明第一啊,城墙周长七十余里,城高将近五丈,厚三丈,当年太祖皇帝修了二十年才修好,光是烧砖就动用四个省的工人,用优质的黏土或白瓷土烧制而成。”高升跟郑森解释道,他来过南京城三次了,对南京城墙了解非常清楚。
“城墙再高再厚,也要守城的人得力才行,南京城如此高大雄伟,还不是挡不住昔日燕王的靖难之师。”萧谨大煞风景地来了一句,这南京城墙修那么高那么厚有什么用,过几年清兵南下的时候,南京的守军还不是直接投降了。
“燕王靖难时,是因为谷王朱橞和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放燕王的军队进城。”高升觉得燕王那次是个意外。
“南京城虽城高墙厚,但太大了,光防守内城所需要的守军就至少要十五万以上,加上外城没有三十万守军,绝对不行,而且加上城内的民众,南京城每天消耗的粮食太多了,守起城来所需存粮巨大。”萧谨一眼就看出南京城防的弱点,明朝到了末年,哪还有这么多能战的军队,不久后将要发生的松锦之战,明朝集中九边精锐十三万大军,就已经是大明能动用的大部分主力了,守南京去哪找十五万军队来啊。
“确实,南京城需要的守军太多了,后勤也是个大问题。”高升点了点头,说道。
聊了几句,萧谨一行人离城门只剩一百多米,众人不再说话。萧谨抬头看了看城门,只见城门上写着“通济门”三个大字。
照前例,守军士兵对萧谨一行人的马车检查了一番,没发现什么问题,才放他们进城。
萧谨一行人进入南京城,转了一圈,住进了一家名为“君悦酒楼”的客栈。
小说推荐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惊天伟业从小兵干起!现代特种兵穿越到了明末成了一个小边兵,没有任何外挂,有的只有特种兵的体质和一腔兵者热血,时值朝廷腐败,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千疮百孔,大明朝已如风口之灯…管他呢,上天既然让老子来到这个乱世,身为兵者就要执干戈以卫桑梓!看我凭一双铁拳,内惩国贼,外驱鞑虏。
- 玄奇不到黄河不死心连载
- 最新章:第438章 大明海军陆战队
- 回到明末当小代
- 甲申年,大明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大西天命三年,大清顺治元年,神州大地在这几个年号的角逐中已经支离破碎。大明的遗老遗少们,你们悠着点。我,顾泽明,代练,不送包赢。本书又名《逆风局局长《大清不开心
- 玄奇讯越者连载
- 最新章:第七十九章 兄弟,借个东西
- 大明:我带老朱回了一趟明末!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明:我带老朱回了一趟明末】刘士端穿越洪武十四年,成了故去刘伯温的长孙。深知老朱对自己一家的忌惮,刘士端决定苟下去伺机筹备大事。不成想激活了【国寿系统】大明不灭,神魂不死。长生的诱惑下,刘士端甩出了细盐、土豆、治贪、砍八股…等等治国安邦大计。然而,当他要改掉宗亲俸禄的时候,
- 玄奇火书楼木四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一章 谁当皇帝我不在乎
- 回到大唐当军阀
- 一次意外秦明来到隋朝末年,结交雄阔海、单雄信等人共赴瓦岗寨。
- 历史梦染青春连载
- 最新章:第204章 克星
- 回到明末做岛主
- 重回大明,现代人毛文龙成为了明末颇受争议的名将毛文龙 他决定这一世,一定要改变历史,重振大明,让华夏后来的耻辱都不再重演 然而,却没想到,毛文龙被绑定了一个名将群 项羽“你说啥?重振个蛋呢!造反!做皇帝 韩信“项哥说的对,给人家打工,功劳再大都是个死!还不如自己搞 徐达“想不到我大明会沦落至此!群主
- 历史断念残影连载
- 最新章:第七十七章 出酒
-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 赵文穿越了,一个储藏老旧武器的仓库竟然和仓库管理员赵文一起穿越到了明朝末年 面对那气势汹汹的流贼和那野蛮不堪的北方野人,赵文该怎么办 什么?你叫李自成?不好意思,我有56半。你叫张献忠?不好意思,我有67式木柄手榴弹。你叫皇太极?不好意思,我有40火。你叫倭寇?不好意思,我有迫击炮 所有的敌人,臣服
- 历史数沙人连载
- 最新章:番外
- 回到明末驱外敌
- 陈文江可随意返回明末明末,国家破碎,民不聊生,想想以后的百年屈辱,他给自己设立了目标:征服一切敌人
- 历史天不留行连载
- 最新章:最终章 大结局
- 回到明末建工业
- 崇祯八年,大明已入危急 研究生陆舟,带着签到系统穿越明末,地点却是在西伯利亚 国土匪寇肆乱,北地尽是狼烟 在这个比谁过得更烂的时代里,陆舟带着一群绝望的奴隶,从炼出第一块铁,到工厂建设
- 历史万剑长空连载
- 最新章:第458章 伟大共主(完结)
- 回到明末搞基建
- 回到明末,成为宣府怀安卫一个普通小兵。吃不饱,穿不暖,随时可能被杀被劫掠为奴。还好携带基建系统。那没什么好说的…一片片小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工厂连绵不绝。公路修起来,铁路桥梁架起来,医院、学校建起来,枪械厂,炮弹厂…当建虏前来扣关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一排排黑洞洞的枪口;农民军争抢着来应聘做工。四方蛮夷
- 玄奇周郎羡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叛军太厉害!
《回到明末当军师》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回到明末当军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