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早已变成甘奇一项极其习惯的工作了,大早上起床洗漱穿戴,抱着笏板走到左掖门外站好等候。
只是而今再也没有人能站在甘奇前头了,无所事事的甘奇会时不时回头看一眼,看着自己身后几十上百号人,接着微微眯着眼,口中还有哈欠连天。
显然甘奇精神状态不太好,昨夜倒不是去做了什么“坏事”,而是与一众人商量了许久,也是为了今日大朝会作准备。
待得内侍与侍卫把左掖门打开,甘奇用手拍着自己的哈欠,抬步往里走。
这座皇城,日起日落,一百多年,依旧耸立,皇帝换了几任,这几任皇帝倒还并没有出现什么真正不学无术的昏君,一任比一任勤勉,赵顼自然也不用说。
垂拱殿里有些阴凉,甘奇直上最头前,带领众多官员与皇帝见礼。
接下来皇帝就要听奏了,这个有点事,那个有点事,议论来议论去。
待得旁人都说得差不多了,王安石上前请奏:“启奏陛下,臣今日想提一革新之策。”
“道来!”皇帝如今在朝堂上早已驾轻就熟。
“臣请开海,鼓励百姓下海营生,开疆拓土,开荒种粮!”王安石如此说,显然是甘奇昨夜安排的。
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预料到满朝文武必然一片哗然,果不其然,朝堂上下一片嗡嗡作响。
甘奇为什么不自己提出来呢?因为他知道要打擂台,要打擂台的事情,甘奇就不能亲自下场去争,免得直接成为许多人的对立面。
甘奇要做的就是那个深思熟虑、多方考虑之后的裁判,如此甘奇就不会变成某一部分人的对立面了,而王安石才是这些人的对立面。
甘奇闻言,也假装有些惊讶地看着王安石。
司马光立马出来了:“此事不可,王相岂能轻易出得这般策略?你可知此策一出,影响会有多大吗?”
皇帝赵顼其实知道今日会议论这个话题,因为甘奇与他提前说过,所以他抬手:“王相且说个道理出来听听,为何要出得这么策略?”
王安石点头:“陛下,诸位,而今朝廷户部在籍者,已然有万万不止,朝廷历年来勤修水利,不断鼓励民间开渠开荒,却是这粮食产量依旧赶不上人口增长之速度,这也直接导致了朝廷在应对灾祸之时越来越艰难。这人口还得继续增长,但是这田亩出产增长越来越少,虽然甘相公开了河套,却也是杯水车薪。要想未来不发生社稷动荡之事,开海是最佳之策,海外肥沃之土极多,随便占一地,便可养千万之民,开海之策,百利而无一害也!”
王安石说的东西不新鲜,十多年前甘奇就在太学里说过了这个道理,也有甘奇的弟子为甘奇著书立说,里面也有这个道理,传扬甚广。
司马光与王安石必然是要夘上的,也不是第一次了,他立马反唇答道:“一旦开海,户籍制度必然崩坏,土地失了百姓,官府拿不住盗匪,沿海治安必受滋扰,后果不堪设想。”
“司马相公,而今朝廷推广摊丁入亩之策,户籍制度已然就不那么重要了,只要税收不减,何必如此管制百姓?至于盗匪,难道不开海就没有盗匪了吗?应对盗匪,唯有打击弹压就是。岂能因噎废食?”
王安石这些话语早就准备好了,或者说是甘奇早就准备好了,许多事情都是一环套一环,税收一改,再也没有了人头税,也就不必再用户籍制度来把百姓圈禁在家乡收税了,接着开海,良民们出海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不必担心自己因为交不了税而成为黑户。
监察御史程颢出来开口:“王相公,你此举,定会造成民间人心不定,若是百姓不在田地之间,那天下必生大乱。”
程颢,就是程颐的哥哥,程朱理学的二程之一,程颢与苏轼是同届进士,而今被司马光调入了御史台,历史上也是这么回事。这事情甘奇倒是没有阻止,一来是为了表达自己信任司马光,也自然信任司马光用的人。二来也显得甘相公大度,毕竟甘相公与程颐可是有仇怨的,却还能重用他的哥哥,这是何等的心胸?
程颐出言了,同为监察御史的李定却道:“臣以为此事并非不可,养万万之民,为将来计,开疆拓土必是要做的,而今我大宋,往北乃是草原,不适合耕种,往西乃是戈壁大漠,也不适合耕种,往南能耕种之地早已都开拓了,再想有可耕种之地,不出海,怕是寻不到了。天朝上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海外有肥沃之土,岂能不用?”
李定这个御史,是甘奇安排的,此时李定说出这么一番话,司马光回头看了一眼李定,内部出了叛徒啊!其实历史上的李定是一个保守派,而今受得甘奇十多年教导,已然不那么保守了。
王安石立马接道:“嗯,李御史所言有理,我天朝上国,已然再也寻不出多余的耕种之地了,人口越发增长,以何养之?若是不能养,才是天下大乱之根本所在。”
司马光想得一想,有些犹豫,主要是王安石这么一番理论很有道理,道理是有道理,就是这个道德观念不对劲,他再道:“让百姓背井离乡出海,海上风浪危机重重,此非仁政也!”
王安石又道:“并非逼迫百姓出海谋生,而是让百姓自己选择,这有何不仁?难道让百姓在家中饥饿难耐便是仁政?”
“王相,一旦开海,律法威严尽丧,再也没有人会惧怕律法,一旦作奸犯科,皆往海路而逃,必生大乱也!”司马光这话显然也是有道理的,如此时代,不开海的明朝都会有倭寇之乱,那倭寇之中汉人无数。开海的话,那岂不是更加乱作一团?
“朝廷建水师,把沿海附近岛屿土地皆管控,盗匪之流何以藏身啊?”王安石这么一说,见得司马光还要说话,立马又接道:“甚至还可以主动把作奸犯科之辈流放远海,即可开疆拓土,又可以儆效尤,岂不是好事?”
这计策,显然是甘奇想出来的,本身宋朝就会把罪犯流放到近海岛屿,比如沙门岛烟台附近,再加上这事情也有借鉴,比如后世澳大利亚就是英国流放罪犯的地方,大宋也可以这么做,当然,澳大利亚就不会再叫澳大利亚了,得起个大宋朝的名字。
大航海前期,就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劫掠,第二件事就是开大农场大庄园,第三件事就是淘金寻宝之类。
甘奇开海禁,前期也是这三件事,最重要的就是开大农场庄园。让大宋百姓拼命的生孩子,生多少都养得活。
生孩子其实就一个目的,还是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拼命地生,到处去住,住遍全世界所有肥沃之地。
司马光自然还有话要说,但是此时皇帝开口了:“甘相对此事有何见解?”
小说推荐
- 回到北宋当赘婿
- 带着一个大型综合性仓库穿越了,成了人人唾弃的赘婿 蒋丰不觉得吃软饭丢人,不用奋斗,还有漂亮媳妇管饭,多惬意 然而当小厮告诉,自己这个赘婿很快就要凉凉 蒋丰无奈了,既然享受不了混吃等死的悠闲生活,那便奋斗吧!
- 历史天澜晓月连载
- 最新章:第三十九章 带着老虎去吃人
- 回到北宋当城管
- 王浩是个还没有毕业的大四学生,因为一次意外穿越到了北宋仁宗年间。在这一时期的名人能臣:范仲淹、包拯、欧阳修、韩琦、狄青、苏式、王安石、司马光等,为何都对王浩礼让三分呢?只因他是北宋都城开封的街道司的司丞,也就是城管大队长。且看王浩利用现代社会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如何把北宋都城开封的大街小巷管理得井井有
- 历史咕咚连载
- 最新章:第五十四章 招贤纳婿
- 带着系统回北宋
- 重生到大宋后,一副家徒四壁的惨淡情景。不过小书生发现脑袋里有个系统,能时不时刷出些让人惊掉下巴的东西来 后来被一美女山贼捉去压寨,原想坐拥一片山头悠闲种田也不错,但是一算,此时的大宋风雨飘摇,距离金人南下不足二十年…
- 历史灰头小宝2连载
- 最新章:书《今天就是末日》
- 大宋:开局当皇帝的宋江!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宋:开局当皇帝的宋江】穿越到了大宋,还成了水浒传当中的宋江。开局,就杀到了汴京城。让宋徽宗退位,从今天开始起,我宋江就是大宋的皇帝。大辽把燕云十六州给我吐出来,不然,就让你灭国。大金你们还想崛起,其实朕对你们的土地也是垂涎三尺了。大宋不再是大怂。我要你们全都跪下叫爸爸!飞
- 军事宋时归连载
- 最新章:第55章 燕云十六州的百姓:“看,
- 回到大宋当天王
- 小人物刘夏魂穿北宋哲宗年间,从说书开始成为大宋娱乐圈天王,之后更是忍辱负重、智计百出,成为国之栋梁,成功扭转了原本的历史走向
- 玄奇超长保温的保温杯连载
- 最新章:第四章五步成诗
- 混在北宋当皇帝
- 穿越成宋钦宗第一天就被皇后怀疑…做为如今的大宋皇帝,赵洹觉得,大宋这个世界古代史上最富庶的王朝不该拉胯
- 玄奇青青谷子连载
- 最新章:第335章 终章
- 公司开到北宋去
- 被誉为天才的商业巨子孙维梁,事业如日中天之际突遭暗算,意外来到北宋雍熙年间。孙维梁执着的想要复制前世辉煌,渴望拥有自己的公司,并为此锲而不舍的奋斗。期间发生了很多故事,惊险、刺激、有趣、励志、感动…本书试着带大家进入孙维梁的故事中,领略其中的精彩人生。
- 玄奇伏波飘萍连载
- 最新章:第322章 引蛇出洞
- 山地合成营到北宋
- 简介:一群以现代军人为主体的华夏人误入时空隧道,在其中穿梭旅行,一穿北宋末年,阻止靖康之难,收服女真,给儒家补铁,发展教育、工业、农业、商业拓展出远迈汉唐的疆域版图,有铁汉热血,也有儿女情长。再穿明末,扶持崇祯,擒拿李自成张献忠,斩首多尔衮,威服后女真,统一半岛,打残倭寇,国民再补铁,大兴教育、发展
- 玄奇渝都流民连载
- 最新章:第675章 人生与命运
- 回到宋朝当花农
- 一个现代爱花女,喜欢种花,天天在网上学习各种花卉知识,苦于没有地啊!没有地!一朝穿越成了地主,哈哈哈,机会来了,看我的吧.只是,只是,怎么回事?新家要变穷?坚决不可以!
- 玄奇芦苇有思连载
- 最新章:第475章 一边干活一边学习吧!
《回到北宋当大佬》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奇,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回到北宋当大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