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忙碌之中,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十几天的时间已经倏忽而过,距离科考大业礼一科正式开考已经只剩下两天的时间。
在这最后几天光景里,学子恶补算经的情景也告一段落。在一些同窗举人提议下,学子们放下那些枯燥的算经,开始商量游览天中诸多风物,特别是作为天下莘莘学子圣地所在的天中国子监诸学府。
虽然通过与车胤的交谈,这些学子们也都知道就算他们今试不第,也可以凭着州学举人的身份而获得入读国子监的资格,从而留在天中进益学业以待再战。
但时论诸多俱都认为今次常科取士乃是圣人殊恩,开历代之先河,经此一试之后只怕数年之内都很难再有制科取士。
换言之就算他们留在天中,下一次机会只怕也要最少要等到三年之后新一届的科考,人人处境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心无旁骛的在天中游学一留就是三年。
因是对于许多人来说,如果之后长达将近两个月的十三科科考如果不能得中,那也只能颓然返乡。但总算上洛一次,即便功名上无有所得,也希望能够胜览天中风物以供余生缅怀。
作为他们同乡优学的车胤,对于学子们的心境变化也都颇有同理之心,因此在这剩下的两天时间里也都积极的作为向导,引领这些同乡举人们游览天中风物。
万新的心情这几日也是多有跌宕,他恶补学习也算是卓有成效,勉强吃透了海岛算经,但是对于更加系统的几何原理则总是不得其门而入。
特别在听说几何原理竟是当今圣人陛下主持编撰,万新对于圣人崇慕之情更是无以复加,更加热切盼望能够得中一科成为贡士,从而获得殿试资格而一睹天颜。
可是他又不得不面对一个自身才力尚浅的事实,尤其他今次离家本就违逆亲长心意,一旦今次春闱不中,是不可能继续留在天中的,因此更加珍惜于后这一点时光,便也放下算经,希望能够铭记天中盛况种种,之后即便归乡也要以此自勉,不在求学方面心存懈怠。
“国子监乃国学最高,天下学理概出于此,国子监下有馨士馆、工程院、讲武堂”
车胤虽然在此前制科博学宏词之中落第不取,但是能够获得州举应试的资格,本身学问造诣自有保障,更何况又在国子监这一国朝最高学府深造两年,讲起本朝典章自然不在话下,对于学子们而言,自然是最好的向导,诸多旧事娓娓道来,也让游览中学子们大感受益匪浅。
由于今次春闱科考的缘故,大量学子云集天中,国子监诸多馆阁也都开放以供学子游览瞻仰。天南海北时流畅游此中,可谓是热闹非凡。
这其中也有如车胤一般本就属于国子监下属馆院的学子在其中充当向导,充满耐心又不乏自豪的向四方学子讲述此中人情轶事,譬如储君吴王殿下就读馨士馆的旧舍,早已经扬名边塞的常山王沈勋天中义骨威名由来等等。
诸多旧事,每每令人闻之便感心旌摇曳,恨不能当时便并立此中。只可惜国朝章制越发完善,为了削减学府防卫压力,诸皇亲宗子已经很少再入读馆院,而是直接就读于禁中辟雍,让许多人憾失布衣交好的机会。
“如今在监学子,大体分为监、举、荫等三类。监试艰深尤甚州试数倍,能由试入监者每年不过十众,此类俊彦乃常科必取,毋庸置疑。州试举才如我,便是监中寻常可见。另有门荫学生,俱是国朝勋贵宗中子嗣”
车胤又讲起这些国子监生的来源,特别在讲到那些由试入监的监生们,更是一脸崇拜之色。
国子监诸生源,相对而言,唯荫生成色最低,素质参差不等。但是这也无可厚非,门荫制度由来已久,国朝在这方面算是做得最好。国子监诸生相对诸州学学子而言,唯一特权便是可以不必再过州试一关便可直接参加科考,而在科考中还是要与诸州举人公平竞技。
不试则不仕,这是国朝创举。无论家门父执功业多高,子嗣袭爵安享富贵则可,但若想正式入仕为官,则必须要通过国朝制考。当今圣人亲书“不试不仕”碑,与“学以致用”等诸碑并立国子监学馆中,就是为了确保任事者确有其才。
国子监诸馆阁虽然对外开放,但毕竟是治学之地,诸学子也都不敢肆意于此畅游,在欣赏一番后便离开此处,直往龙门其他名胜之处而去。比如供奉义主的龙门义园,诸师君驻场传道的天师道龙门大道场,而这当中,最令学子们神往的便是那个传说中的龙门辩场。
龙门辩场名气之大,在国朝诸多读书人当中可谓是如雷贯耳。且不说国朝诸多硕学鸿儒于此讲经释义,许多典章礼制便出于此,单单能在龙门辩场扬名的后进俊彦,在过往数年中通过制科取士便无一遗漏。
因是,能在龙门辩场扬名天下,可谓是许多年轻学子必做轻狂美梦,而能在龙门辩场登台,更被时流称为跃龙门!
当一群荆州举人们抵达此处时,龙门辩场内外已是人声鼎沸。按照车胤的解释,此地历来如此,而随着各州学子云集天中,近来则更是喧哗。
龙门辩场讲台诸多,其中多数都是露天,学子们行入此中,可谓是大饱眼福。因为许多登台之人,往往就是他们所读经义的编撰者,心仰已久,如今竟然有幸得睹真容,心情可谓是亢奋异常。
在这当中,有一座讲台上对坐二人,彼此正在手谈弈棋,观者也是敛息凝神,只是静静望着悬挂当空、由磁石打造的硕大棋枰。这对弈二人,其中一个中年人相貌英武,其对坐竟然是一个弱冠少年,而大棋枰上所显示的棋势,竟然是少年所执黑棋略占上风。
“你们可是大有眼福,竟然能于今日得观棋坛神局!”
行至此处,车胤先看一眼大棋枰上棋势,继而忙不迭望向台上,看到那对弈二人面貌之后,脸色已是陡然一变,继而满是兴奋压低语调对同行者说道:“执白者何人,大概诸位都不陌生,乃是临水公应诞!”
听到这话,举人们不免抽了一口凉气,纷纷踮脚张望。临水县公应诞所以士林知名,并不在于名爵势位,虽然其人官居禁卫六军之中的扬武都督,而是其人旧撰弈势载录古今名局,并号为棋坛圣手,学子们在州学也多学棋养性,对于临水公之名自然不陌生。
然而最令他们感到惊异,还是与临水公应诞对弈那个少年郎,比他们这些人都要年少许多,竟然能在与临水公这种圣手手谈中不落下风且还隐隐占上,实在惊人!
“至于这个少年,诸位或有耳闻或是不知,他就是我们监中翘楚,有天中二玄之称的张玄之!”
听到车胤的解释,荆州举人们或是恍然惊呼,或是仍然懵懂,但也自然有人向他们解释。
天中二玄便是近年来于天中学府声名鹊起的两个少年俊彦,其中一个乃是出身国朝名门、同时也是吴王妻弟的谢玄。
至于张玄之,论及出身、背景或是不及谢玄尊贵,但才名却并不稍逊几分。其人同样出身扬州名门张氏,外祖父顾和更是一度官居大尹。
最初令其声名骤大,还是顾和早年喜爱这个聪慧外孙,甚至想要将自身官爵所得珍贵的两个荫生名额其中一个赐予张玄之这个外孙,但张玄之却拒绝凭荫入监,而是参加监试并以榜首入读馨士馆。
这件事在当时天中颇为轰动,所造成影响便是足足两年内,监中无一荫生入读,少年们在张玄之光辉之下实在耻于循就家门荫泽。
望着台上虽万众瞩目但仍气定神闲的张玄之,车胤忍不住叹息一声,转向其他伸长脖子去欣赏扬州俊彦风采的同乡举人们说道:“张玄之也将参加今年科考,不久我等或就能有幸与之并在考场了。”
听到这话,举人们不乏哀呼,不入天中,不知人才博盛,想到要与这种人物同场考试,就算是公平竞技,心里也实在提不起什么必胜信念。
如是两日之后,科考正式开始,荆州举人们也收拾心情,互相打气,直往设在洛阳城内台城右侧的贡院而去。
天下五十余州,每州举人数量或是不等,但今次国朝科考应者众多,甚至就连地处偏远的交州都有十数名举人上洛应考。
而作为科考第一场的大业礼,参与应考的举人们便达到八百余人。这还是因为许多对于才学自负的举人们认为大业礼科考太简单,不足反应他们真实才学而拒绝参加。但如此一来,也给其他外州学子提供了机会。
在经过十多天的恶补与在天中游览两天之后,万新认识到自己与那些真正天之骄子的学识差距,早已经没有了什么州试举人的轻狂,决定以量取胜,自然不会错过这一场科考。
至于其他荆州举人,大抵也是此类心思,因此悉数到场,无论中或不中,提前体验一下氛围也是好的。但是像他们的老乡车胤,便不参加此类科试,而是全力备战排在后面、更加考校才学禀赋的科试。
作为国朝第一场常科科考,特别又是考的大业礼,朝廷对此也是颇为重视。许多章制都将因此定例,所以也是派出了一位礼部侍郎巡场坐镇。
那位绯袍大员端坐贡院门前,目光平视一众排队入内的学子。
学子们在忐忑之余,也不乏好奇的打量着这位朝廷大员,而最感印象深刻便是这位四品高官年轻的有些过分,左右一打听才知其人名为桓冲,看起来年纪虽然不大,但本身任事履历却是丰富,由地方任事累迁,甚至曾经主政下州。
更让学子们无语的是,这位名为桓冲的朝廷大员,正是出身于此前让他们备受打击的国子监下属馨士馆。得知此事后,许多本来无意常年游学天中的各州举人们心意渐渐改变,决定即便今次不中,也要留在天中等待机会。
或许是错觉,当万新经过贡院大门时,在场卫搜身的时候,隐隐感觉到那位年轻的礼部侍郎视线在他身上停留许久,但还来不及更作确认,便被后方催促驱赶入内。
万新却是不知,当他行入场中坐定之后,贡院门前的桓冲便低声吩咐属吏道:“将那辛卯举人籍贯调来。”
属吏效率极快,不足一刻钟便将举人学籍调出摆在案上。但桓冲还是强压下好奇,一直等到学子入场完毕且考题下发之后,才抬手拆开这一份学籍去阅读学子万新的履历:学子万新,籍荆州南和县上苍乡,父万铭,祖万宁
大梁户籍制度相当完善,特别诸州学子学籍惯例需要详录三代,但是当桓冲看到那个祖讳万宁之后,眸子骤然一缩。他的父亲桓彝,于前晋旧爵万宁县男,而这个爵位则由他三兄桓豁在累经北伐并州、西征凉州、南灭成汉等累年浴血奋战,积功之下而授万宁县侯。
相貌相类或是巧合,那么这一个,是否也是巧合?
桓冲心事重重,借着巡场之际行至那举人万新考席,垂首看到对方于草稿纸上留下的墨迹,神情显得更加肃穆,继而泛起一丝自嘲。他大兄不过文墨粗通,旧年为他启蒙,让他留下一个顿笔迟涩的习惯至今难改,而这举人万新笔法毛病与他如出一辙!
默立半晌之后,桓冲徐徐退后。
对于那个失讯年久的阿兄,他心中虽有怀念,但也并不怎么迫切。人终究是要活在当下,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将长兄目作头顶一片天空的垂髫少儿。
如今他们桓家,虽然远远谈不上国朝名门,但三兄积功为领军都督,他在外州就职一任之后也回调中枢,因为礼部尚书谢尚意外辞世、部务紧急调整而拔授礼部侍郎,也算是内外并重,已经可以说是一扫旧年颓气。
小说推荐
- 大汉帝祚
- 刘谌,汉昭烈帝刘备最有骨气的孙子!景耀六年冬,邓艾兵临成都门下,后主将从谯周之策,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绶。是日,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罗贯中有诗评曰“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
- 玄奇牧马江南n连载
- 最新章:第六百章 大结局
- 南朝汉祚
- 自五胡乱华后,苟安于江南百年的东晋司马,终于被宋武帝刘裕逆势取代 景平二年,不甘于寒人掌机要的高门世阀,坐视北魏侵夺黄河沿边四镇 阻挠朝政正常运行,隐藏在幕后推动复辟“王与马,共天下”之格局 而注定将废的新君一梦醒来,惊坐而起,他必须向宿命中的强敌亮出天子之剑。
- 历史醉寻芳连载
- 最新章:第0334章 厉行新政
- 汉祚长延
- 郑安穿越到东汉成了献帝刘协,而此时是建安元年,他正在许都 是再苟一辈子,还是舍命搏一把 想了一夜,他觉得唯有想办法杀了曹操,才能够破局翻盘 输了,结果也不会比原历史轨迹更烂 赢了,那就有机会让汉祚再延长几百年
- 历史我不是伍长连载
- 最新章:第二十二章 乐进拒封
- 续汉祚
- 董卓擅权汉祚危,诸侯割据势难回 瘟疫战乱频仍起,民生艰苦十存一 刘协奋起挥黄钺,南征北讨争战机 九州一统归王室,再造盛世续汉稷 穿越为刘协,不愿做汉“献
- 历史爱金鱼的猫连载
- 最新章:第四十九章 一路尾随
- 汉祚
- 附身刘禅,小名阿斗。这一世,不要人扶,自己走
- 玄奇我是菜园子连载
- 最新章:第四十五章 洛阳
- 南朝有汉祚
- 太极殿,刘义符即皇帝大位,礼官展开诏书宣读大宋皇帝陛下,诏曰:自晋室东迁,五胡乱华,失神器,偏一隅,天下南北分列,诸国伐交频频,民不聊生,烽烟四起。时我先帝秉上圣之资,有神武之略,东征西战,厥续懋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晋室终运,宋祚而立。朕本京口一小儿,德稍足,耳稍慧,胸稍广,值此大争之世,承继大
- 玄奇轻车都尉01连载
- 最新章:第0015回 灭卢平刘毅
- 南朝有汉祚
- 太极殿,刘义符即皇帝大位,礼官展开诏书宣读大宋皇帝陛下,诏曰:自晋室东迁,五胡乱华,失神器,偏一隅,天下南北分列,诸国伐交频频,民不聊生,烽烟四起。时我先帝秉上圣之资,有神武之略,东征西战,厥续懋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晋室终运,宋祚而立。朕本京口一小儿,德稍足,耳稍慧,胸稍广,值此大争之世,承继大
- 玄奇使节中郎连载
- 最新章:第0024回 都不是善茬
- 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
- 【非系统+无金手指+谋略】毕业大学生穿越刘和,被袁绍软禁,用热气球出逃震惊天下。收赵云、训吕布;灭公孙、报父仇;讨诸侯,兴汉室!我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东海王苗裔,匡扶朝廷责无旁贷,江山美人两手抓,今世绝不做舔狗!还复旧都,命归正统,刘和于洛阳再次宣告: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犯我强汉者,虽远
- 玄奇半分糊涂连载
- 最新章:第21章 第一把火
- 贞观国祚
- 三省六部想去哪任职 本侯要新建一个衙门 什么衙门 大唐计划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 历史因卿不定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零七章 发疯了
《汉祚高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奇,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汉祚高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