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内,锦衣卫与番子们大张旗鼓的奉命行事,将京师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光顾了一遍,共计招兵人数在一万左右。
这里除了强制性的招收,还有自愿报名加入的,可见,官员府也有侠肝义胆的仁人志士之辈。
除此之外,良家子与十里八乡的招兵情况,也颇为斐然,他们纷纷响应朝廷的号召,踊跃报名参加。
这年头,天灾人祸的,有口吃的不饿死,就已经不错了;有个活计,能有个稳定的收入,养家糊口,已经是被高看一眼的存在了。
所以,一人当兵,就能解决全家温饱的问题,如果军饷到位的话,还能让生活变的越来越好……
然这次,让众人意想不到的则是:朝廷开出了每月军饷二两银子,高额赏银的价码,而且还是现场发放,一经登记就可以领到银子。
同时,还郑重承诺到:不克扣、不拖欠、月初按时发放,战死还有抚恤金等等一系列的参军政策……
如此别开生面的宣传与招募,简直在京师周围炸开了锅,不仅在朝的官员无法理解,就连抢破头挣着当兵的老百姓也不知,朝廷为何如此的慷慨……
但,众人都晓得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打造出来的军队,必定是敢死敢战的一支强军。
崇祯最初在听到太子的建议之时,也是颇为的震惊和震撼,按照京营十万士兵的规模计算,一年下来,光军饷的发放就不止二百四十万两银子了。
再加,各种日常的维护,如人吃马嚼的粮草、士兵的武器装备等等,这一年下来,足足三百八十万两银子啊。
那可是他在位期间,大明朝唯一一次收缴赋税,最高的一年!
而太子满不在乎的道:“银子就是用来花的,如果大明亡了,这些银子还不白白替别人做了嫁衣;再说,父皇拥有了这么一支强军,何愁天下不得!
掌控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岂不是轻而易举;灭杀建奴鞑子,更是不在话下……”
这简直就是强军在手,天下我有的一副盛气凌人的霸王之姿么!
既然儿子都这么霸气了,老子如何能不彪悍,崇祯更是以一种君临天下的姿态,期待未来的辉煌!
仅仅只是五日的时间,京营十万士兵与五城兵马司的三万士卒,就已经全部的满编了。
崇祯更是不惜血本的将马匹、粮草、武备等等,全部的投入到了这些军队之中,就连军服军靴的,都在赶制当中,统一配备齐全……
招募的新卒,不管是以利驱使,还是以保家卫国之名奋战,总之,他们得到了足够尊重与全力以赴的支持之后,便也展开了舍生忘死的刻苦训练。
他们之所以有这样表现,就是要对得起皇的银子与太子的器重,可见,当时的百姓,是那么的朴实无华。
太子将十三万的兵卒,分为九大类,分别让天罡地煞军的九个小队,各负责一部分,其中,骑兵、步兵、弓弩兵、盾牌兵、火器部队、暗杀部队等等皆有配备。
虽说部分的武器装备还没有配置齐全,但提前规划好还是蛮有必要的,以免临时抱佛脚。
就这样,太子朱慈烺将剩余的五千点转换值也用尽,又转化出五千杆加长版的马槊,装备给那些训练成绩优秀的士兵。
然,他则是带着六千精锐骑兵,由天魁星率领着的小队跟随,直追吴三桂的大军而去……
盛京,满清鞑子在此建立政权,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3年嗝屁的,据说他是被多尔衮与后宫嫔妃联合谋害而死的。
如今,满清鞑子的掌权者,则是摄政王多尔衮与有染的孝庄皇后布木布泰共同执掌大权,此时的福临刚刚即位,也就是顺治帝,年仅6岁。
大政殿内,摄政王多尔衮坐在首,他的侧面则是小福临以及身后垂帘听政的布木布泰母子俩。
下首左侧,是八旗旗主满清的王爷与贝勒贝子等军事贵族,及理政大臣们。
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人,皆在其中。
右侧,是投降满清的汉人大臣,与汉人的军事将领及王爷们。
大明史第一大汉奸范文程,居然作为文官之首排在第一位,紧随其后的便是第二大汉奸宁完我与第三大汉奸洪承畴。
接下来就是三顺王: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以及最后的祖大寿等明军将领。
多尔衮微微皱眉后,询问八旗旗主道:“内院大学士范文程的提议,诸位旗主都有何异议,不妨说说。”
阿济格作为八旗保守派的领军人物,率先开口道:
“八旗军数次入关都未能攻克大明京师,而闯军却能在短短几日就将其围困,可见闯军战力之强悍,所以应该避其锋芒、按兵不动,坐观闯军和残明势力两败俱伤……”
他这一表态,立刻得到了其他亲王的一致赞同,而多尔衮则是心中暗暗焦急,因为他是倾向于日益进取的兵出辽东,攻下大明京师的。
这时,他将目光投向了始终沉默不语的洪承畴,因为这家伙曾同闯军交战多年,所以在是否出兵这个问题,洪承畴的表态至关重要。
眼见躲不过去的他,只好硬着头皮发言道:“闯军虽然人数众多,但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根本不足以同八旗劲旅争锋,此时正是入关围歼闯军主力的有利时机……”
“好!既然洪大学士都这样说了,闯军定然不足为虑!”多尔衮立刻拍板下令道:
“集结八旗主力,沿昔日入关路线进军,包围京师,歼灭闯军主力,一举夺得天下……”
如日中天的多尔衮,一锤定音之后,八旗旗主也不再多言,只得依令行事。
就这样,多尔衮几乎是倾巢而出,将清军满、蒙、汉八旗的主力和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王的部队派出,共计十二万的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山海关进发。
其中满军不过7万,蒙军才2.4万,汉军只有2.6万,别看满军的鞑子兵力是最多的,但他们可是将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无不从军,才勉强凑齐这么多的。
至于战力,当然不可小觑了,他们训练有素,骑射娴熟,久经征战,的确是一支威力强大、所向无敌的劲旅。
而三顺王的汉八旗,更是有着三百多门的西洋炮,以及千支的精良火铳,尽管这支火器部队只有三千人不到,但他们却是攻城拔寨的一等一好手。
如此大规模的大军压境,看来多尔衮是想一战定乾坤,问鼎中原,称霸天下了!
小说推荐
- 大明太子朱慈烺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明太子朱慈烺】重生为大明最后一个太子朱慈烺。打仗比匈奴还狠,搂钱比贪官更凶。李自成和张献忠被打的叫苦连天,皇太极被打的嘤嘤哭泣。为了搂钱方便,自己亲自下场当锦衣卫指挥使,组建太子党,内阁被其变成鹰犬,崇祯被晾成咸鱼“皇上,你得管管太子了,整个大明一大半的钱都被太子捞走了,
- 玄奇河图连载
- 最新章:第054章 真是要命了
- 晚明太子朱慈烺
- 大明,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帝国,在内忧外患中风雨飘摇。是做一个逃跑太子,还是力挽狂澜?现代人附身晚明太子朱慈烺,给出了他的答案: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阻我改革者,虽强必戮!
- 历史姚叶随风连载
- 最新章:第七十三章 辛家堡
-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 穿越了,成为崇祯朝的太子朱慈烺,发现李自成包围了北京城,大明马上就要亡了 种田是来不及了,那就开挂吧
- 历史熙檬父连载
- 最新章:388,大明灭清,华夏一统(大结局)
- 大明1644:我叫朱慈烺
-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闯军席卷北中国,关外建奴的兵锋直指山海关。留都南京的党魁忙着换皇上,辽东总兵吴三桂等着卖个好价钱。国破家亡之际,朱云龙魂穿大明太子朱慈烺。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内无可执手之臣,外无可御敌之将。必死之局如何破解“不要慌,先奶一口闯军“关宁军?乖乖到我怀里来“攻势防御,离岸平衡“出
- 玄奇日月东出连载
- 最新章:第四十三章 最后的登莱新军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抗战王牌军74军,各大战役史诗般的展开描述 1934年,17岁学生三狗,阴差阳错进入挑夫队伍,被国军抓去做民夫,后编入正规作战部队。因在部队训练中出彩,三狗被选中去报考南京黄埔军校步科,毕业后随原部队(后为74军51师)参加抗战 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的罗店血肉磨坊,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激战三义集,德安
- 玄奇平淡的平全本
- 最新章:1242. 甜蜜的两人时光
- 皇明朱慈炲
- 明末纷争不绝,北方人祸鞑虏天灾流民年年发行生 这里是最坏的时代,既将十岁还未受崇祯册封的江西省三王之一的益王 且看他如何守卫大明天下,平定一切不臣
- 历史鼎森.连载
- 最新章:第七十九章 削藩封公候
- 铁血明末之伪太子咸鱼翻身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铁血明末之伪太子咸鱼翻身】明朝末年,流寇祸乱,东虏入关!山河破碎、烽火四起,狼烟遍地!无数忠勇抛洒热血,风卷残云、残骑裂甲,只希望能力挽狂澜,凛然就义留下的只有悲壮!多少忠贞不屈不挠,铮铮铁骨、宁死不降,为了胸中那片炙热,慷慨赴死剩下的唯有绝唱!更有大明遗民,抱定守节奉明之
- 玄奇黔缘居客连载
- 最新章:第54章 情侣装
- 大秦:皇子开局,怒怼祖龙太仁慈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秦:皇子开局,怒怼祖龙太仁慈】赵天穿越至大秦,成为祖龙第十三子适逢天降神石,盛传始皇将死,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内有六国余孽趁机作乱。朝堂之上,更有扶苏斥责始皇太残暴。赵天有心救国,而适逢此时,系统出现【选择一:偏居一隅,安心当自己的皇子,奖励黄金万两【选择二:赞同扶苏的观点
- 玄奇四合院武侠抗战连载
- 最新章:上架感言,彦祖们请进!
- 明末:海上崛起,重建铁血大明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明末:海上崛起,重建铁血大明】崇祯末年,闯王入京,崇祯殉国。建奴入关,生灵涂炭,河山飘摇。穿越成为崇祯之太子朱慈烺,逃出京师,飘落琼州岛。绑定超级帝国时代系统,不停升级城镇,开采各种资源。爆兵,爆兵,不停地爆兵。迎战洪承畴大汉奸对战吴三桂三姓家奴。硬钢建奴野猪皮。神州山河,
- 玄奇西楚仙人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章 大明忠臣,虽远必救 第
《大明:铁血太子朱慈烺》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奇,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大明:铁血太子朱慈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