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朝政班子的精力,都放到了长江水情赈灾上了。很少有人关注,就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了长达一年多时间的印度洋海战终于停了。
准确的来说,是西欧三国单方面宣布停战,并相继派出使者,向大明求和,请求恢复正常的贸易关系。
打了一年多的海战,三国累积损失了近百艘主力战舰,数千水兵葬身印度洋。最关键的是由于国际航线断绝西欧各国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尤其是对大航海航线依赖严重的西班牙和荷兰两国,国内的经济都到了崩溃的边缘。
再打下去,谁都承受不了这个损失,和谈成了唯一的选择。在半年前,无论是前线作战的将士,还是国内政客,都有立刻结束战争的念头。可是由于通信太慢,这才导致推到了现在向大明求和的消息才传到京师。
面对西欧三国的求和,政事堂的意见是再拿捏一下,给他们多长点教训。但朱由检觉得没那个必要,以现在这样的通信效率,即使以最快的速度达成协议,恢复通商,真正落实下去也得半年以上的时间。既然大家都不方便扯皮,哪就直接提出底线,西欧三国若是同意,就签协议,不同意的话,继续打就是。就目前大明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他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陛下、西人提出他们容许大明商船和商人自由进入天竺洋,而我们也应对等的给他们的商船自由进入南洋和东洋的权限。”方以智拿着礼部仔细订正和整理过的西欧三国的求和意见,当面请示圣意。说实话、他现在真没那个闲心想操心这些事,花这个时间考虑考虑南方赈灾的事不好吗?
“互相给权限倒是可以,但问题是如何界定商船?大明将在旧港和吕宋两地设通航外域船只登记处,西洋各国船只进入大明控制的水域,要在这两处登记备岸,并刷写按大明的标准命名的船名和船号,方可在海域内通行。另外、西洋人在南洋海域设的据点,也应规范化管理,武装人员数量和武器装备数量要严格限制,必须符合规范才可留存。
与此同时,大明也要在天竺洋沿岸设三到五个保护我国商民利益的据点城市。这些据点规模可尊循他们与我方达成的南洋驻点协议内容对等执行。”
虽然大明不主张将西欧各国在南洋的殖民点全部清除,但大明同样要将触角伸向印度洋,这算是利益互换,并不怎么吃亏。而这也是大明应下和谈之事的首要条件。不然、海军在印度洋被击沉的四十多艘主力战舰,不就是白白损失了吗?
这一场消耗战,大明的损失同样不小,牺牲了两千多人,大小战舰过百艘沉海。在南洋的军费开支增加了近三千万两银元。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要是只恢复到开战之前的状态,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陛下、交战三国以及东佛郎机人都提出,要在我大明设能代表各自朝廷身份的使者馆派驻使节,以便双方及时沟通外交事宜,此事能应下吗?”
“可以应下,不过他们要在大明设使馆,大明也应在他们国家也设立对等的使馆机构。这个主张,要和谈条件中言明。”
“大明也要在西洋国家设使馆?陛下、西洋诸国远隔万里,若是他们同意,我们也不好派官啊!”想到能想到,是个官都不愿意跑到万里之遥的他们做什么使节。去了那地方,最少也得待五到十年,生活不便不说,一辈子的仕途肯定是玩完了。
“他们的人能来,我大明的人怎么就去不得?这样吧,驻外使节,优先从勋贵和宗室中选,凡是到大明外交国任特使之职者,不分国家大小和之前的身份,皆享受正二品的官俸!另外准许他们带家卷前往,驻节时间为十年。十年后归国,薪俸不变。驻外使节的随员优先在皇家大学中选拨,待遇按五六品官员的标准定,任满五年轮换归国!不过每个使馆的规模要小,最大也不得超过五十人。容许使馆在驻地自辟一部分吏员使用。朝廷按年给使馆拨经费,经费可以适当从宽。”
“陛下、使馆的人员是否由礼部核定?还有、就是他们身在远国薪水不便发放啊!”对于皇帝所说的使馆人员的待遇,方以智没啥意见,工资是给的高,可地方远啊,还没啥前途,也就勋贵和宗室的人能干这种事。他主要关心的是,这些人员礼部有没有任用和管理权。
“具体人选由礼部从中考核和酌定,虽然选材范围有点窄,但也有万尽可能的用才不用庸,不具备基本素质的,坚决不用!至于发工资之事,在他们赴任之前,提前发一年的俸禄用以安家,另外发一年的俸禄用做路上支用。往后的工资,每两年内发一次,根据自愿可以发一半给他们在国内的家属,另外一半发到他们受中,或者,全部发到他们手中也可。使官人员和使馆经费拨付,朝廷可以和驻节国商议,由他们来代发,大明朝廷将相应经费拨给他们驻我方使官即可。当然也可以交由特定商船转带!”
“朝廷是否要求他们,每月通过商船转带向国内通传所在国的消息?”
“这是当然、不过与朝廷的官方通传文书要有加密设置!不可随意泄密。”
设使领馆,还能解决一部分勋贵宗室的就业安置,也算是歪打正着。别看由于改制,这一部分人的负担已经很小了。但是基数在那儿放着,经过这些事年的实践发现,确实有些人,没法干正经事。让他们通过普通工作,自某生路还真是困难。哪就给点高工资,高待遇、要求一般的活,让他们去选吧!地方是远,出差的时间也及其漫长,可是工资高啊。辛苦上十年,一辈子了营生就没问题了,要是这种事再不上心,哪就活该饿死!
小说推荐
- 摄政大明,崇祯求我当皇帝
- 这一年,是明末甲申,天崩地坼,天子下席。这一年,刘文炤穿越成为了明末外戚,崇祯皇帝皇亲表弟,但是刘文炤来不及享受皇家贵胄的奢靡光景,李自成的大军已经来到北京郊外。仓促之间,挟帝南渡。多年以后。山海关外,多尔衮依旧摄政,悲叹曰:刘文炤英雄也,可与大清划江而治否?平西伯吴三桂英雄气短,携圆圆以踌躇:刘国
- 玄奇猎户的飞猪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钓鱼山与重庆府
-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 大明祖训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崇祯大帝手段尽出,平息内乱,清楚外患,让末世大明再次站立起来 争霸世界,怎能少了我大明帝国 一个懒惰却有理想的人,一个看似懦弱却冷血无情的人,一个看似小人却一心为民的人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是让历史来评价吧!
- 历史千骨一蔺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利
- 大明之我崇祯绝不上吊
- 重生到明末时期,成为崇祯皇帝,即将上吊 上吊是不可能上吊的,开启签到系统,绝地反击 神将吕布率领并州铁骑,征战草原 武神赵子龙单枪匹马诛杀李自成“陷阵之志,有死无生”八百陷阵营怒吼道
- 历史剑寺连载
- 最新章:第三百零三章 司法部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尊严,只在朕的剑锋之上 真理,只在朕的火炮射程之内 书友群:85880765
- 历史行者寒寒连载
- 最新章:第187章 李文龙
- 朕崇祯,绝不做那亡国之君!
-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闯王李自成打进皇都城。明朝皇帝朱由检得知大势已去,决定自我了断,因怕自己的妻女受贼人侮辱,亲手将她们处决后和太监王承恩相伴,吊死在煤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下,并立下叮嘱: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或许正是因为他这一举动感动了上苍,死后的朱由检灵魂不灭。他看到,李自成进京改立年后顺,却
- 玄奇别叫我黑猫连载
- 最新章:开个单章简单说一下。
- 崇祯大明:我朱由检绝不上吊
- 天启七年八月的某一天,朱由检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将在不日后登基为帝。在位期间,只用了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便铲除了人人喊杀的魏忠贤等阉党。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发现,大明的情况并没有因此而好转,反而愈发有亡国之象。就这样,一直苟延残喘到崇祯十七年,绝望的他选择上吊自尽。一觉醒来,他瞬时惊出一声冷汗,
- 玄奇问烟不是天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七章 洪承畴的来信
- 大明之崇祯拒绝上树
- 东林靠得住,皇帝上了树;武将讲奉献,皇帝勒弓弦。从业环境如此恶劣,朱由检不得不考虑怎么做好这个皇帝。说起来简单,钱袋子够鼓,刀把子够硬,做起来也不难,甭管东林党还是阉党,通通改造成种田党。读者水群:165472537
- 玄奇江湖无水连载
- 最新章:四百 范文程的心思
- 我是崇祯帝
- 穿越成了明末崇祯皇帝 到处是饥民,天灾,后金,流寇,皇帝还非常的穷,明末地狱的难度啊 幸亏 咱的主角有系统,一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主角 朕既然受命于天,天降朕于大明,朕一定要做一位圣明的天子,爱百姓,爱大臣,爱国家,简称三爱(众大臣 呸,这皇帝脸厚心黑,还忒不要脸(众富豪 俺们赶快捂紧钱袋子,装穷走
- 历史大璎珞连载
- 最新章:资料3 八大狗皇商下场
- 大明之我是崇祯皇帝
- 【A级签约作品:大明之我是崇祯皇帝】蓦然间,重生到了明朝末年,成为十六岁的朱由检。这一年,皇帝是历史有名的木匠皇帝。这一年,魏忠贤是权倾朝野的九千岁。这一年,皇太极还是刚上位的造反派。这一年,李自成还是一个小小快递员。这一年,北美洲的白人移民才刚开始。这一年,澳大利亚也是一片荒芜之地。这一年,俄国人
- 军事掐指一算你会发连载
- 最新章:442. 既屈辱又无奈
《绝境求生崇祯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奇,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绝境求生崇祯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