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减特权,是崇祯皇帝一直做的事情,尽管他的心里也清楚,世间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和正义,毕竟人性本就是复杂的,想要从人治过渡到法治,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周期,非短期所能见到成效的。
不过现实虽然艰难,可崇祯皇帝却要做下去,走下去,至少要在大明本土,构建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
“从孙传庭就任河南巡抚后,朕对于宗藩侵占官田一事,就生出极大的怒意。”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理藩院诸大臣,神情看不出喜悲,“作为皇明的宗藩族裔,本该为大明社稷虑,替朕排忧解难,可是他们呢,一个个只想着自己,安于享乐,纵使国朝遭遇再多的困境,也从没有想过要承担些什么。”
张之极等理藩院大臣,听到天子所讲的这些,一个个恭敬的站在原地。
自从江南诸省出现叛乱后,在朝为官的群体,有哪个不清楚天子的脾性,变得是愈发强势了。
或许在此之前,朝中有司的一些大臣,还能捧起祖制或礼法的大旗,对天子做出的一些决断,进行反对或规谏。
可是现在却没有人敢轻易这样去做。
原因很简单。
天子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特别是江南诸省的镇压平叛,国朝谴派的诸多大军,在江南诸省取得突破性进展,这让崇祯皇帝的威仪愈发强势。
皇权,是需要用军权来撑腰的。
“既然海外移藩之事,当前也算取得些显着成效,朕觉得这件事情,有必要坚决的落实下来。”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英国公,你来说说现在北方诸省就藩的群体,有多少奉旨进京了?”
海外移藩这件事情,崇祯皇帝构想了很久。
将大明宗藩群体一棒子打死,彻底削减掉他们的特权,固然说让国朝占据一定优势,但同样也会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个王朝的运转和维系,需要明面上的铁杆支撑,否则在运转的过程中,必然会暴露出很多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崇祯皇帝就想积极推动海外移藩,让朱家的那些宗藩族裔,能够大批就藩在大明海外,给大明构建起一个稳定的海上防线,倘若真的能做好此事,不仅能有效控制住这些地域,还能带动大明本土的产业发展。
毕竟想要控制住这些地域,前期必然需要征服才行,当地土着是不会将土地拱手相让的,这就能通过战争进行征服。
如此大明的军火贸易,就能顺势扩大规模,以此刺激到大明的军工产业,继而带动其他领域产业。
而等到征服这些地域,需要治理这些地方时,就需要其他的东西,这就能构建起用各项资源换取所需的海贸往来。
以朱聿键为首的一批海外移藩者,在移藩到朝鲜、琉球群岛、东番镇等地,就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启禀陛下,截止到现在,凡是在北地诸省就藩的群体,皆已尊奉陛下旨意进京。”张之极走上前,作揖行礼道。
“按照陛下的旨意,这些宗藩名下的土地,会经内务府进行缜密清查,估算出相应的价值,到时作为换取海外就藩地的所需。
此外在各地的王宅,理藩院以向各地有司明发公函,妥善的进行保护,作为今后供地方百姓游逛之处,只需缴纳一定的银钱,就能到这些王宅进行游逛……”
崇祯皇帝露出欣慰的笑容。
海外移藩是既定的战略部署,但同样也是一门买卖,在崇祯皇帝的眼里,执行海外移藩这件事情,朝廷不能向里面倒贴钱,必须要从这些宗藩群体身上,去榨取相应的钱财,继而维系好这项部署。
过去这些宗藩群体,在地方做的那些为非作歹之事,崇祯皇帝已然是掌握的清清楚楚。
原本依着崇祯皇帝的性格,肯定是要杀一批宗藩的,但是为了确保大战略,能够平稳的推动起来。
崇祯皇帝并没有去杀宗藩。
反而以此捏住他们的命门,逼迫着他们主动请旨移藩,将他们名下积攒的财富,悉数填补到内帑,以换取移藩地域,各式军械火器,一批供应他们驱使的军队等等。
这笔买卖做下来,让崇祯皇帝赚麻了。
内务府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算是被清空掉一半靠上,多了这些优势的崇祯皇帝,能够去做的事情太多了。
“既然北地诸省的宗藩,都已悉数奉旨进京。”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看向张之极他们,朗声道:“那第二批海外移藩的名单,理藩院这边要尽快明确下来,就以国朝在朝鲜掌控的那些地域为主,尽快促成移藩之事。
现在朝鲜境内的建虏,已经被彻底镇压下来,既然危机解除了,那国朝谴派去的援朝军队,也该回调一批了。
这件事情,理藩院要拟一份奏疏,呈递到御前来。”
“臣等遵旨。”
众人当即作揖应道。
崇祯皇帝做事向来是一茬压着一茬,朝鲜那个地方,必然需要纳归到大明的统治下,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必须要正视起来。
在蒸汽火车没有研制出来前,大明想要实际控制住朝鲜,所付出的成本,远远要高于收获。
既然是这样的话,可先行叫大明宗藩迁移过去,叫他们实际控制着一些疆域,推动进一步汉化的过程。
等到朝鲜这个地界,被彻彻底底的归属于大明后,在逐步的推动朝鲜诸藩外移,筹设对应的承宣布政使司。
崇祯皇帝的心里很清楚,这样的战略部署一旦落实,那今后的朝鲜必然会成为火药桶,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只要大明能在朝鲜获取利益,就算爆发区域战争或冲突,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毕竟战争能催化很多东西。
削弱朝鲜本土的元气,反哺到大明的各个领域,等到辽东地区发展起来,开始构建起铁路干线,那么真正实控朝鲜的部署,就能跟着顺势推动起来。
小说推荐
- 朕崇祯,绝不做那亡国之君!
-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闯王李自成打进皇都城。明朝皇帝朱由检得知大势已去,决定自我了断,因怕自己的妻女受贼人侮辱,亲手将她们处决后和太监王承恩相伴,吊死在煤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下,并立下叮嘱: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或许正是因为他这一举动感动了上苍,死后的朱由检灵魂不灭。他看到,李自成进京改立年后顺,却
- 玄奇别叫我黑猫连载
- 最新章:开个单章简单说一下。
- 大明崇祯:朕不做亡国之君
- 回到明末,沦为大明亡国之君崇祯皇帝。遥想十七年后。流寇攻破京城,驿卒做了皇帝。建奴窃据了大明江山,军头只是换个旗帜就成了满清王爷。文官士绅只是换了个皇帝跪拜,便能继续享福。为何朕就活不得?开局一个国,结局一根绳?笑话,朕手里一手王炸,一个个乱臣贼子,朕全给炸了不就能活下来了
- 玄奇竹油拌饭连载
- 最新章:上架感言
- 大明:朕崇祯,从今开始当暴君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明:朕崇祯,从今开始当暴君】朕,崇祯,不想自挂万岁山,当不了明君,只好当暴君。朕,崇祯,不想当亡国之君,只好杀亡国之臣。朕,崇祯,不想又瞎又聋,只好重用厂卫。朕,崇祯,不想破家失国,八旗劲旅,只好请你们回深山老林。朕,崇祯,不想以后吃土,只好开拓海外。飞卢小说网提醒您:本
- 玄奇青椒百辣连载
- 最新章:第七十三章满城尽是大头巾,南都响
- 崇祯:呐,这个就叫做盛世
- 朱由检:等朕登基了,每一天都是盛世。天启帝:你登一个试试?张嫣:信弟,别怕,姐姐帮你—朱由检:朕登基了,第一时间要锤死魏忠贤。魏忠贤:你锤一个试试?关云娘:陛下别慌,奴婢帮你—朱由检:朕登基了,要大用东林党。东林党泪目:陛下锤死魏忠贤,又要重用东林党,真乃大明三百年一出的圣君。朱由检:朕当皇帝,每一
- 玄奇长河回眸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六章 纪律第一
- 朕,崇祯,热爱核平
- 崇祯十二年,建奴入关肆虐足足五个月,百姓遭受的苦难和财产损失无可计量!徐烨,一个普通社畜重回大明,成了崇祯皇帝。如此开局,天降猛男都举步维艰,何况一个社畜?刚想甩手不干,就激活了系统【恭喜你成功领取系统,奖励超级体质【奖励S级分身(可捏脸【系统商城开启中“就这“没了“系统商城有没有核弹啊,我这个人比
- 玄奇火泡连载
- 最新章:第58章 一统全球,大明的无上辉煌(完结章)
- 大明:朕崇祯,天下第一帝
-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明:朕崇祯,天下第一帝“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朱由检跨越数百年,穿越为崇祯,欲挽此天倾。大明缺钱,朕兴盛商业,开海禁,建海上霸权,杀出一条血路。大明缺粮,朕推广土豆和玉米,在海外建立殖民地,为我大明子弟生产粮食。东林党给
- 玄奇水晶玉米连载
- 最新章:上架求支持
- 崇祯:朕乃中兴明主
- 历史系的朱邮件穿越了好消息:朱邮件穿越成了皇帝。坏消息:是崇祯。崇祯皇帝望着煤山上的歪脖子树时常叹气。不行,我要活下去!朱由检翻了个身,裹紧了自己的被子。本书又名为《穿越成崇祯的我只想活下去《明土无疆《西方蛮子们的震惊《原来祖宗真的在修仙(关于这本书,作者写的时间短就是历史文,时间长就是修仙文。要是
- 玄奇五个J连载
- 最新章:第十七章 鼠疫
- 明朝崇祯,朕逆天改命
- 朕无缺点,唯好财色[崇祯皇帝笑道:千秋功过,朕任人评说,尔等可知无不言[众大臣哭道:陛下,捏,打,杀,还会抄家,臣等心悦诚服[豪商叹道:陛下一点也不贪财,俺们的银子躺在陛下的库房里,俺们心悦诚服[众爱妃害羞掩面泣曰:陛下温柔多金又善良,就是就是…哎,妾等心悦诚服…大明崇祯皇帝重生了,这一世,朕与歪脖
- 玄奇叶卡捷琳娜二世连载
- 最新章:023 新明报的雏形
- 崇祯:朕会当皇帝
- 东林靠得住,皇帝上了树;武将讲奉献,皇帝勒弓弦。从业环境如此恶劣,朱由检不得不考虑怎么做好这个皇帝。说起来简单,钱袋子够鼓,刀把子够硬,做起来也不难,甭管东林党还是阉党,通通改造成种田党
- 历史江湖无水连载
- 最新章:感谢盟主“陆周”的诞生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奇,千千小说网转载收集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最新章节。